摘 要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電氣安全測試設備得到了廣泛的應用,電氣安全測試儀的輸出信號作為標準源輸入時對于數據測試結果有很大的影響。傳統的測量方案需要的設備種類較多、測試接線較為復雜、工作效率低、成本高且集成度低,難以滿足高壓信號源評估的需求。針對這一現狀,本課題在高壓信號測量的研究基礎上設計一臺用于對電氣安全測試儀輸出的高壓信號交直流電壓、電流和頻率進行綜合測量的設備,這將對綜合評估數字高壓表設備具有重大的意義。
本論文首先根據系統所要實現的功能,設計一個高性能的系統結構,然后根據所設計的結構分模塊對系統進行設計。本文由高壓衰減電路和電流/電壓轉換電路組成的雙通道輸入,可分別對信號進行測量。由于系統測量的對象是高壓,所以必須有對高壓進行衰減的外圍電路并將其輸出電壓轉換為 ADC 所能接受的輸入電壓范圍。因為各種噪聲的干擾,輸入信號在傳輸的過程中會發生失真,所以需要在高壓衰減電路之后添加濾波電路進行濾波。由于硬件濾波的方式不足以滿足要求,故在高壓表軟件設計時使用數字濾波的方式提高信號質量。為了進行更好的頻率測量,需要在濾波電路后增加一級整形電路。通過 FPGA控制 ADC 進行數據采集,然后將采集到的數據經過 fifo 進行緩存并傳輸到單片機,最后單片機對數據進行處理并顯示。
經過測試,本課題研究的基于 FPGA 與單片機的數字高壓表對高壓信號的交直流電壓、電流和頻率參數的分別測量,測量結果滿足設定的指標要求,實現了預期的功能。
關鍵詞:FPGA 單片機 數字高壓表 高壓測量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the society, electrical safety testing equipment has been widely used. The output signal of electrical safety testing equipment as the standard source input has a great impact on the data test results. Traditional measurement schemes require many kinds of equipment, complex test wiring, low work efficiency, high cost and low integration, which are difficult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high voltage signal source evaluation. In view of this situation, based on the study of high voltage signal measurement, this paper designs a device for the comprehensive measurement of ac/DC voltage, current and frequency of the high voltage signal output by the electrical safety tester, which will have great significance for 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digital high voltage meter equipment.
This paper firstly designs a high performance system structure according to the function of the system, and then designs the system according to the designed structure. This system adopts two channels to measure separately, two channels are composed of high voltage attenuation circuit and current/voltage conversion circuit. Since the system measures high voltage, there must be a peripheral circuit that attenuates the high voltage and converts its output voltage to the input voltage range acceptable to the ADC. Because of the interference of various noises, input signals will be distorted in the process of transmission, so it is necessary to add a filter circuit after the high voltage attenuation circuit for filtering. The filtering effect by using hardware alone is not ideal, so this paper adopts the way of combining software with hardware to filter. In order to make better frequency measurement, it is necessary to add a shaping circuit after the filter circuit. Data collection is carried out by FPGA control ADC, and then the collected data is cached through FIFO and transmitted to SCM, which processes and displays the data.
After testing, the digital high-voltage meter based on FPGA and SINGLE-chip microcomputer is used to separately measure the AC/DC voltage, current and frequency parameters of the high-voltage signal. The measurement results meet the set index requirements and achieve the expected function.
Key Words: FPGA microcontroller digital high voltage meter high voltage measurement
目 錄
第 1 章 緒論
1.1 課題的研究背景及意義
隨著電能的發現和使用,它逐漸成為人類生活必不可缺的一部分,它給人們生活帶來了極大好處的同時也存在著一些潛在的危險。電氣設備進行安全測試是我國電氣設備安全規范的強制性檢驗內容,對保障設備正常工作和使用者的人身安全都具有重大的意義。
絕緣耐壓、泄漏電流、接地電阻與絕緣電阻測試是電氣安全測試的重要組成部分[1],其中絕緣耐壓與絕緣電阻測試是最廣泛的測試內容,測試的原理為將高壓信號源產生的交直流高壓信號施加到被測品上,通過測量回路電流從而判斷被測物的絕緣性能。在現場絕緣試驗實施導則和工業機械電氣設備中分別對于交流耐壓試驗和絕緣電阻試驗的激勵信號源有明確的的要求。由于現階段我國的測試儀器及儀器制造水平還有待提高,這就導致了高壓源輸出的信號質量與理想值存在較大的偏差,進而影響測量結果的可信度。因此設計一款精度高且性能好的數字高壓表對電氣測量儀的激勵信號進行綜合測量,對電氣安全測試的性能評估具有極大的意義。
常規的電氣安全測試電壓一般不會超過 20KV ,交直流輸出電壓、擊穿報警電流、交直流輸出電壓的失真度、直流輸出電壓的紋波系數和頻譜等是對電壓源輸出信號進行檢定的項目[2].傳統的測量方案通常使用數字多用表、失真度分析儀和示波器等儀器設備對相應參數進行測量。此方案需要的設備種類較多、測試接線較為復雜、工作效率低、成本高且集成度低,難以滿足高壓信號源評估的需求。針對這一現狀,本課題在高壓信號測量的研究基礎上設計一臺用于對電氣安全測試儀輸出的高壓信號交直流電壓、電流和頻率進行綜合測量的設備。
1.2 國內外發展現狀及發展趨勢
在我國快速發展的同時對資源的利用和環境的保護也極為重視,走一條可持續發展的道路需要選擇對環保和節能資源的利用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隨著光伏、充電樁等新能源應用的增多,國家對需要這些行業的電氣安全規范制定相應的標準。其中耐壓測試就作為一個重要的部分,幾乎在每一個安全規范標準中都會被使用。
耐壓測試對被測儀器是沒有任何破壞性影響,主要是檢測檢測在瞬態高壓下產品的絕緣性是否符合標準,同時也可以檢測出儀器存在的一些缺陷。最初生產的耐壓儀由市電轉換而來的電壓進行測試,由于市電具有波動性,所以為了保證測試電壓滿足要求則需要將輸出電壓提升百分之二十。同時安規中規定所有的耐壓測試儀的容量不得低于 500VA 的容量,這么高容量的儀器對于操作人員來說存在著一定的危險。隨著新型耐壓儀的出現,舊的耐壓儀安規標準已不再適用。
為了較好的衡量電氣安全測試儀輸出信號質量的好壞,需要對高壓信號源的交直流電壓、電流和頻率進行準確的測量,F如今常用的高壓信號檢測原理主要有如幾種:
。1)基于放電球隙的高壓測量法。對兩金屬球施加測量高壓,通過測量其放電間隙大小完成高壓測量。該方法結構簡單,能實現幾千伏的超高壓測量,但其受空氣影響較大,精度較低。
。2)基于高壓靜電的高壓測量法。對兩個電極施加高壓,通過測量靜電力造成的極板間的偏轉或位移來實現高壓測量。該方法量程從幾百伏到一千千伏左右,輸入阻抗高,必須在穩態時進行測量,受外界機械振動影響較大。
。3)基于高壓互感器的高壓測量法。通過互感器轉換將待測交流高壓轉換為低壓進行測量。該方法測量頻寬有限,體積大,不能檢測直流信號,但能夠實現安全的隔離測試。
。4)基于分壓器的高壓測量法。利用分壓原理將高電壓信號轉為低電壓信號輸出,電容分壓、電阻分壓與阻容分壓是常用的幾種分壓方式。該方法能夠直接測量高壓信號,量程從低壓到幾千伏,動態特性好,一個良好的分壓器設計,能夠在大帶寬下實現不失真測量且精度高。
目前常用的高壓過渡過程測量為使用高壓探頭將高壓信號衰減為低壓信號,并由示波器顯示和測量[3].這種方法不但對分辨率的要求較高,而且不能實現動態測試的需求。
如今國內外高壓測量設備生產商主要有美國 Vitrek、日本 KIKUSUI、臺灣 Chroma 和深圳美瑞克等,其中美國 Vitrek 的 4700 系列高壓表通過使用不同的探頭實現高精度寬量程的高壓測量,不同的探頭類型對應不同的精度,精度范圍為 0.03%~0.5%.為了保證帶寬采用 DSP 對測量數據計算,從而減小硬件帶來的誤差。測量功能有電壓有效值、平均值、頻率。日本的 149-10A 測量范圍為 0.5KV-14KV,在電壓表測量之前需先經過分壓器分壓。直流信號可直接對其進行測量,而交流信號需通過有效值電路后測量,其測量精度為直流示值的 0.5%,交流示值的 1%.
與國外先進水平先比,國內相關測試設備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如:
。1)儀器測量范圍較窄;國內為 500V~10KV,而國際上最高能達到 100KV.
。2)儀器測量精度較低;誤差在示值的 1%左右,而國際上最高的能達到示值的0.03%.
現階段國內高壓表普遍具有如不足:儀器帶寬低、只能對直流電壓和工頻交流電流測量、測試參數不多、測量精度較低和不具備對測量波形進行顯示的功能。
1.3 課題研究的主要內容
本課題主要解決的關鍵問題如下所示:
。1)高性能系統框架的研究;根據高壓表所實現的功能將系統結構化分為六個模塊,相鄰模塊間通過硬件進行相連且各個模塊間相互影響;诟邏盒盘枩y量的研究基礎上,選用性價比高的硬件和設計穩定高效的硬件電路來設計高性能的系統結構。
。2)高壓測量法的研究;通過對比現階段高壓測量的方法,從中選取最合適的一種作為本課題的高壓測量方法,并對電路進行設計仿真與實現。
。3)主控制器軟硬件的設計;根據所處理的任務不同,主控制器的核心是由FPGA和單片機兩部分組成。其中FPGA實現高速數據采集[4],完成對時延要求較高的任務,而單片機主要完成對時延要求不高的任務以控制整個系統為主。高壓檢測電路和電流/電壓電路將輸入的高電壓信號轉換為滿足模擬轉換器輸入的低壓信號,通過信號調理和信號整形電路對輸入的信號進行干擾抑制。
。4)數據測量算法的研究與設計;對頻率測量的算法、等周期采樣算法和電流/電壓參數測量算法進行研究與設計。
1.4 論文章節結構
根據對"數字高壓表"主要解決的關鍵問題進行分析,本論文各章節內容安排如下所示:
第 1 章 緒論本章節首要介紹了"基于 FPGA 與單片機的數字高壓表"設計的研究背景及其研究意義,然后介紹了目前國內外在這方面的研究現狀以及未來幾年所能達到的水平。在以上分析的基礎上,介紹本課題需解決的關鍵問題。
第 2 章 系統設計方案本章介紹了數字高壓表系統的指標要求,在系統指標要求的基礎上設計的系統結構由六大模塊組成,并分別對這六個模塊所實現的功能及原理進行介紹。
第 3 章 高壓檢測及調理電路設計設計高壓衰減電路與電流/電壓轉換模塊將輸入的高電壓信號和輸入的電流信號經過衰減之后轉換為可以作為 ADC 輸入的電壓信號[5],由于外界或器件內部產生的干擾波形將發生失真,故設計調理電路對信號進行濾波。
第 4 章 高壓表硬件電路設計本章介紹了高壓表硬件的選型,對主控制器進行總體設計并根據硬件所實現的功能不同分模塊設計不同的硬件電路,最后將各個模塊整合繪制出總體設計圖。
第 5 章 高壓表軟件設計在高壓表硬件電路設計的基礎上,為了使高壓表系統在預期的時間內實現對應的功能,需要通過編程分別對主控制器模塊進行軟件設計。使用 MATLAB 與 FPGA 聯級的方法設計數字濾波器將 MATLAB 輸出的濾波衰減系數作為 FPGA 調用 fir IP 核的依據,經過量化后的 16 位數據作為 fir 數字濾波器仿真的數據輸入,最后對濾波前后波形進行對比驗證是否符合預期要求。
第 6 章 系統測試與分析本章使用標準源作為信號的輸入,分別對輸出信號的交直流電壓、交直流電流和頻率進行測量,綜合對比測試數據與系統指標要求從而判斷所設計的高壓表系統是否達標。
第 7 章 結論本章是對本文所做工作的總結及創新點的介紹,之處在設計高壓表系統中存在的不足之處并提出一些方法進行改進。
第 2 章 系統設計方案
2.1 系統總體設計方案
2.2 系統指標要求
2.3 本章小結
第 3 章 高壓檢測及調理電路設計
3.1 高壓檢測模塊設計
3.1.1 高壓檢測電路設計
3.1.2 電壓分壓器電路設計
3.2 電流信號/電壓信號轉換模塊設計
3.2.1 電流/電壓檢測電路設計
3.2.2 隔離電路設計
3.3 信號調理電路設計
3.3.1 儀表放大電路設計
3.3.2 信號濾波電路設計
3.3.3 反向放大電路設計
3.4 信號整形電路設計
3.5 本章小結
第 4 章 高壓表硬件電路設計
4.1 高壓表硬件選型
4.1.1 FPGA 選型
4.1.2 ADC 選型
4.1.3 MCU 選型
4.2 主控制器的總體設計
4.3 FPGA 的硬件電路設計
4.3.1 ADC 與 FPGA 電路設計
4.3.2 電源電路設計
4.3.3 外部時鐘電路設計
4.3.4 FPGA 與 MCU 通信接口設計
4.3.5 調試接口電路設計
4.4 MCU 的電路設計
4.4.1 液晶顯示接口設計
4.4.2 液晶顯示接口讀寫時序
4.4.3 上位機接口設計
4.4.4 鍵盤模塊設計
4.4.5 FLASH 的接口設計
4.5 本章小結
第 5 章 高壓表軟件設計
5.1 ADC 模塊設計
5.1.1 ADC 數據采集
5.1.2 ADC 接口時序設計
5.1.3 ADC 外部接口 RTL 圖
5.2 系統模塊設計
5.2.1 按鍵輸入模塊
5.2.2 通道選擇模塊
5.2.3 ADC 控制模塊
5.2.4 數據預處理模塊
5.2.5 數據緩存模塊
5.2.6 頻率測量模塊
5.2.7 主控制器通信接口模塊
5.2.8 采樣時鐘生成模塊
5.2.9 數字濾波器模塊
5.2.10 頂層設計及仿真
5.3 單片機模塊軟件設計
5.3.1 數據測量控制模塊
5.3.2 Flash 模塊
5.3.3 液晶顯示模塊
5.3.4 上位機通信模塊
5.4 本章小結
第 6 章 系統測試與分析
6.1 電壓性能測試
6.2 電流性能測試
6.3 頻率性能測試
6.4 本章小結
結論
對電氣設備進行安全測試是我國電氣設備安全規范的強制性檢驗內容,對高壓信號源產生的信號質量進行檢測是檢測內容之一。本課題針對現階段我國傳統的測量方案需要的設備種類較多、測試接線較為復雜、工作效率低、成本高且集成度低等缺點,難以滿足高壓信號源評估的需求。故本文設計一臺可進行多參數測試并對數據分析驗證的設備,從而實現高壓信號源質量的評估。在高壓信號測量的研究基礎上,完成了高壓衰減外圍電路的設計,完成了高壓表軟硬件的設計并對系統進行調試,通過對數據測試與驗證證明該系統滿足設計的要求。本論文主要完成的工作概括為如幾點:
對系統總體方案和系統指標進行設計。其中系統總體方案主要由六大模塊組成,系統指標主要由電壓測量、電流測量和其他功能指標組成。
完成了高壓檢測及調理電路的設計。由于輸入的電壓值范圍比較高,所以需要通過高壓衰減電路進行高壓到低壓的轉換。信號在傳輸過程中會受到外接或器件內部的噪聲干擾使信號波形產生失真,所以需要設計信號調理電路進行濾波后作為 ADC 的輸入進行數據采集。
完成了高壓表的硬件電路設計。首先對 ADC、FPGA 和單片機進行選型,通過設計的系統指標及成本等因素的綜合分析選擇合適的器件。其次對主控制器(FPGA+單片機)的原理框圖進行設計,FPGA 實現對實時性要求較高的工作,單片機實現與 PC 機通信,液晶顯示等功能。根據所實現的功能不同,分別對各個模塊的硬件電路進行設計。
完成了高壓表軟件的設計。首先對 ADC 模塊的時序進行分析并選擇合適的數據采集方案,根據時序圖確定不同計數器值對應的信號狀態,通過 SPI 接口與FPGA 實現通信。其次分別對不同模塊進行程序編寫實現不同的功能并通過相應的接口實現各模塊間相互通信。最后使用 Keil 軟件對單片機進行編程通過 FMSC接口與 FPGA 進行數據交換并實現與上位機的通信,以達到對整個系統的運行進行控制的功能。本文的創新點主要是由高壓信號測量、多參量指標和高精度三部分組成。
本系統雖然完成了預定的任務,但還存在著許多不足和可以優化的地方:
。1)500MΩ 的高值電阻沒有進行隔離,在測試中產生的信號不太穩定應添加隔離裝置。隨著長時間的測試,電阻值的溫度升高將產生溫漂影響測試結果的精度,需要添加風扇或者散熱片來降低電阻的溫度。
。2)沒有對儀器在不同環境下工作的性能進行測試,測試條件不夠全面,應在不同溫濕度下對儀器進行長時間測試綜合分析是否滿足應用的標準,根據不同溫濕度條件下對測試的數據進行分析并對系統進行改進。
參考文獻
[1] 肖海紅,張黎爍,杜浩,等。 多路工頻交流耐壓試驗裝置設[J]. 科技尚品,2017:59-62.
[2] 張勤,曹瑞基。 耐電壓測試儀檢定及應用[M]. 北京:中國計量出版社,2010.
[3] Li Y,Ediriweera M K,Emms F S,et al.Develpoment of precision DChigh-voltage piders[J]. IEEE Transactions on Instrumentation & Measurement,2011:2211-2216.
[4] 丁鑫,耿濤,郭娟,等。 基于 FPGA 的誤碼分析儀設計[J]. 物聯網技術,2016:3-5.
[5] 王俊平。 水下激光目標單個回波信號濾波研究[J]. 湖北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55-58.
[6] Johnson J S,Warren M.Detection of slot discharges in high-voltage statorwindings during operation[J]. Transactions of the American Institute of ElectricalEngineers,1951:1998-2000.
[7] Malewski R,Douville J. Insulation diagnostic system for HV power transformerin service[J]. CIGRE 1986 Session.
[8] 曹振華,陳玉金,陳忠。 AVR 單片機很簡單 C 語言快速入門及開發實例[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17.
[9] Macdougall T W,Hutchinson T F.Stray magnetic-field response of linearbirefringent optical current sensors[J].Applied Optics,1995:4373-4379.
[10] 盛煥華,宋振歧。 啟東大提速初中物理[M]. 牡丹江:黑龍江朝鮮民族出版社,2003.
[11] 楊繼深。 電磁兼容(EMC)技術之產品研發及認證[M]. 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14.
[12] 黃錦安。 電路第 2 版[M]. 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7.
[13] 強世錦。 數字通信系統 第 2 版[M]. 西安: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2018.
[14] 田紅英。 多功能觸覺傳感系統的硬件電路設計及應用[J]. 數碼設計,2018:41-43.
[15] 張兆臣,王玉軍,尚憲剛,等。 醫學計算機應用實驗教程[M]. 北京:科學出版社,2011.
[16] 杜軍,文璧。 基于聲學特征信號提取的燃燒不穩定性試驗研究[J]. 燃氣渦輪試驗與研究,2020:37-43.
[17] 陳志剛。 基于 ModelSim 的 VHDL 仿真技術研究與應用[J]. 電腦知識與技術,2019:25-28.
[18] 季文會,江巍。 淺談 FPGA 實訓教學的課程改革[J]. 教育信息化論壇,2020:38-43.
[19] Jason Chou,Josh A.Conway,George A.Sefler,et al.Photonic BandwidthCompression Front End for Digital Oscilloscopes[J].Journal of LightwaveTechnology,2009:5073-5077.
[20] 袁玉卓,曾凱鋒,梅雪松。 FPGA 自學筆記設計與驗證[M]. 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2017.
[21] 藍江橋,曹漢房,朱紅衛,等。 現代數字電路設計[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2] Shalabh Gupta.Jalali.Time stretch enhanced recording oscilloscope[J].
Applied Physics Letters,2009:041105.
[23] 孫來軍,莊培棟,劉明亮。 ADuC 7026 原理與應用[M]. 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9.
[24] 顧玲玲,袁新顏。 高校實驗室門禁系統的研究與開發[J]. 江蘇科技信息,2017:57-60.
[25] Xilinx 7 Series FPGAs Overview,DS180(v1.13)November 30,2012.
[26] LMH3401 Data Sheet[DB].Texas Instruments,2014,9.
[27] 李濤,張金,姬秀娟。 計算機組成原理[M]. 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1.
[28] 徐毅,劉曉濱。 基于 DSP 的靜中通控制系統設計[J]. 中國新通信,2012:36-40.
[29] 董文濤,程醒。 家用煤氣泄漏檢測與自動處理系統[J]. 科學中國人,2015:26-30.
[30] 唐翔,鮑可進。 基于 ARM 的水射流數控機床實時監控及報警系統[J]. 儀表技術與傳感器,2018:33-39.
[31] 張洋,劉軍,嚴漢宇,等。 精通 STM32F4 庫函數版[M]. 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2015.
[32] 張毅剛。 新編 MCS-51 單片機應用設計[M]. 哈爾濱:哈爾濱工業大學出版社,2003.
[33] 曾光,黃玉萍,史陸星。 基于 FPGA 的交換結構研究與實現[J]. 山西電子技術,2019:36-41.
[34] 林茂六,王麗。 VXI 總線雷達自動測試系統集成和模塊設計范例[M]. 哈爾濱:哈爾濱工業大學出版社,2000.
[35] 馬仁政,陳明凱。 減少頻譜泄漏的一種自適應采樣算法[J]. 電力系統自動化,2002:37-43.
[36] 陳潔。 深水油氣綜合地球物理勘探技術文集[M]. 北京:石油工業出版社,2010.
[37] 羅丹。 基于 ADAMS 的自動離合器動力學建模與分析[J]. 湖北農機化,2010:7-13.
[38] Brown A,David E,Essalihi M.Insulation resistance measurements for machineinsulation[C].Electrical Insulation Conference. IEEE,2011.
[39] Yazidi A,Henao H,Capolino G A,et al.A web-based remote laboratory formonitoring and diagnosis of ac electrical machines[J]. IEEE Transactions onIndustrial Electronics,2011:4950-4959.
[40] ZagoranskiS,DivjakS. Use of augmented reality in education[M]. IEEE,2003.
[41] KayalB J.RIpple Factor[J]. Iete Journal of Research,2015:37-43.
[42] BQ Liu,MZ Liu,X Jiang. The Multi-Channel Data Acquisition System Basedon FPGA and ADS1252[J]. Applied Mechanics & Materials,2014:543-547.
[43] Lin J W,Lin J Y.A Method of Reducing Spectrum Leakage in FFT Test[J].
Journal Sanming University,2007:37-43. [44] HCNR200 Technical Data[M]. Agilent Technologies.
[45] Gaedner J. The web server gateway interface[J]. The Definitive Guide toPylons,2009:369-388.
[46] Howard Johnson,Martin Graham. High-Speed Signal Propagation:AdvancedBlack Magic[M]. Prentice Hall PTR,2003.
[47] HY Wang,J Duan,SW Ren. Design of Data Acquisition System of InfraredFocal Plane Based on FPGA[J].Optics &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2014:371-383.
[48] JEDEC STANDARD JESD204B [DB].JEDEC,2011.
[49] 王立華,周松江,高世皓,等。 基于內嵌 Cortex-M3 內核 FPGA 的等精度頻率計設計[J]. 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7:237-243.
[50] 吳傳全。 基于 AT89S52 單片機的等精度頻率計設計[J]. 通信電源技術,2015:56-59.
致 謝
本論文是在校內導師王宏宇副教授和校外導師曾亮高工悉心指導下共同完成的,在此對他們表示衷心的感謝!在論文的寫作過程中遇到了很多的問題,當我不知道如何解決的時候都是導師及時給與正確的指導才能使這些問題都能一一得到解決。從導師深厚的專業功底、嚴謹的治學態度、嚴于律己的崇尚風范、平易近人的人格魅力中不僅使我掌握了基本的研究方法,而且從中學到了很多做人的道理,對于我在以后的工作和學習中具有深遠的影響。
同時也要感謝胡輝老師和崔瑞雪老師在系統測試與調試過程中提供的實驗條件及給予的幫助,他們對于我測試的數據結果進行分析從中找出存在的問題并提供了一些解決的方案。在此對兩位老師的指導與幫助表示由衷的感謝!
此外要感謝實驗室的顧俊杰和楊雪凱同學,他們在我論文研究遇到困難或陷入困境時給予我的幫助和鼓勵支持我繼續前進,同時也祝愿他們在生活和學習上能夠一切順利,實現自己的理想與追求。
其次感謝我的父母對我學習的大力支持,沒有他們的支持就沒有我現在取得的成績。他們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在我遇到困難時總是無條件的給予幫助,感謝他們對我的養育之恩。我一定會更加努力的學習和工作,不辜負父母對我的期望。
最后我要向評閱本論文的專家表示深深的感謝,謝謝您能夠在百忙之中對我的論文進行評閱。
(如您需要查看本篇畢業設計全文,請您聯系客服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