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求職,是當今大學生在畢業前最關注的一個問題。由于如今大學生上網途徑非常便捷,使得網絡招聘成了異軍突起深受大學生廣泛歡迎的求職方式。據統計,約有九成以上的畢業生通過瀏覽招聘網站或者在網上發布自己的求職信息來尋找工作。網絡求職有其突出的優點,即信息量大,資源豐富,更新速度快,招聘職位多等,很符合年輕人希望以最快捷便利的方式獲得最多最有效信息的求職要求。
本系統就是一個模擬網上招聘和職業介紹的綜合軟件,具備現實中人才中介機構的功能?梢詾閭人用戶提供需要的求職與招聘的信息,也可以為單位用戶提供需要的人才信息,可以說是兩者互動的一種重要渠道。
關鍵詞:人才,企業,招聘,求職
Abstract
Applying for a job is the most important problem for university students before their graduation. Nowadays there are more and more convenient ways to get much information from network, so it makes employ-online become the most popular method getting a job in undergraduates. It is reported that there are 90 percentage undergraduates applying for their jobs by browsing or releasing their job-applying information in the special job-site.
Finding job on net has many prominent advantage, such as large information, rich resource,quick renewal, many empty positions,and so on. It is accord with young people who want to find the most useful job information quickly and conveniently.
This system is the integrate software that simulates job-applying online and business- introducing, which possesses the functions of Human Agencies in reality. This system can provide personal users with necessary information of applying for the job and employing, and offer the needed person information to enterprise users. It is a kind of interactive important channels of personal users and enterprise users.
Key word: Talent, Company, applying for the job , employing
目錄
第1章 引言
近年人才市場的活躍和大企業對高素質人才的需求殷切,無疑為招聘網站的生存和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與其他傳統的人才中介相比,網上招聘具有低成本、大容量、速度快和強調個性化服務的優勢。他允許更加靈活的交互方式,提供更豐富的信息資源。網上招聘在國外已成為頗為流行的求職招聘方式,因而在國內也迅速受到外企、私企和一些大型國企的青睞,很快就成了人才市場上的一匹黑馬。與其他商業網站相比較,人才招聘網站可以在網上實現供求雙方的對接,回避了一般電子商務中貨幣支付、貨物配送等問題,通過直接向招聘企業收費來取得穩定的盈利。目前,全國最大的招聘網站無憂工作網每天更新的招聘信息達2000多條,上網投遞的求職簡歷達2萬多份。整個職位信息庫保持有效招聘信息達7萬多條近30萬個空缺職位。世界財富500強企業有200家成為其長期客戶。最新的統計數據表明,全國數十家人才網站每月發布的招聘職位都在萬數以上,日訪問量平均超過1萬人次。業內人士也指出,目前美國最大的招聘網www.monster.com每年贏利2億美元,相信國內招聘網站隨著網絡應用的普及和觀念的轉變,將有相當發展潛力。
為了滿足市場對于人才招聘解決方案的需求,推出了網上人才招聘解決方案。作為一種專業化的業務流程改進工具,有效地解決了人才招聘工作效率和效果改進提升中所面臨的問題。本畢業設計,就是為了適應現代求職/招聘方式而做出的一種嘗試。本系統采用ASP這種服務器端的開發環境以及Windows XP的操作系統為工作平臺,同時借助Microsoft Access2003這一強大的數據庫管理系統來實現本畢業設計。
第2章 招聘就業網站發展現狀
網絡招聘求職方式已經成為了招聘求職的一大重要手段,其招聘求職規模和招聘求職成功率已直逼傳統招聘會,有的甚至超過了傳統招聘會。一兩年前還處于新興地位的博思人才網網絡招聘求職方式已經名符其實地走向了招聘求職的主流地位。網絡招聘求職的快速發展,與網絡招聘求職平臺的建設和發展有著很大的關系。當然網絡招聘求職的人群快速膨脹也促進了網絡招聘求職平臺的發展。這與市場上的生產和消費兩者關系完全類似,消費促進生產,生產帶動消費。
根據美國IDC公司的調查結果,2001年全球的網絡招聘市場擴大了53%,就已經達到28億美元的規模。IDC的高級分析師Marc Pramuk曾經表示:"從網絡招聘市場擴大的事實可以看出,招聘服務市場正在發生根本的變化。"由于"雇用方正在尋找比傳統的招聘方法更迅速、更廉價的招聘適當人選的方法",到2006年,在經歷連續幾年超過40%的速度迅猛增長后,全球網絡招聘市場的業務規模將超過157億美元。
據介紹,在美國、日本和歐洲等互聯網普及程度高的發達國家,自上世紀90年代初互聯網出現以來,網絡已經成為人才進行流動的最主要渠道,而那些單純為企業、個人提供單一集會式招聘服務的人才市場幾乎已經絕跡。
2.1網絡招聘的優勢
在求職畢業生的眼中,通過網絡求職具有以下幾個其它方式所不能及的作用和優勢:其一、信息量大且更新快。這么大的求職隊伍,招聘職位數量顯然很吸引求職者的眼球,在人才網站里,可以隨時查詢數萬條信息,而且信息更新速度很快,每天更新的職位都很多,關注招聘網站就能夠第一時間掌握用人單位的需求;其二、招聘網絡平臺功能強大,提高效率。通過招聘網站可以輕松地對工作類別、地區和需求等條件進行全方位智能查詢,快速準確地查詢到所需要的包括行業、職能、工作地點、工資等信息,當查詢到合適的招聘職位后還可以直接通過網站把簡歷提交給招聘單位,很大程度上節省了求職者的時間;其三、求職無地域限制。無地域限制無疑給求職者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特別是對于異地求職者,如果采取傳統的求職方式,恐怕還得來回奔波于兩個城市之間。而且對于一般院校學生親臨知名企業校園招聘現象的機會也不是很多,但如果通過網絡就可以獲取與其它求職者同等競爭的機會;其四、經濟實惠。如果通過現場招聘會求職,求職者要花不少錢制作精美的簡歷,外加交通、通訊等費用,而這些在網絡求職中都可免去。而且各個證書只要一次掃描到計算機里,就可以發給多家網絡招聘單位,免去了印刷的高成本費用。
正是網絡求職具備上述幾大優勢和逐漸提高的求職成功率,因而受到了廣大求職畢業生的青睞;蛟S也正是高校畢業生對網絡求職的熱捧,網絡求職也變得也越來越火。
當然除了一些手段上的優勢之外,背后真正決定這一方式生存的關鍵因素還是求職成功率。求職方式僅僅只是一個手段,而找到合適的工作或者說求職成功才是最終的目的,即使一種求職方式非常方便快捷非常能夠節省成本,但如果求職成功率低下,還會有人通過它去求職嗎?以至于最終落入惡性循環之中,逐漸被求職者和招聘者所拋棄。而作為網絡這一求職方式之所以發展到今天的主流求職方式,很大程度上也是給予了青睞它的求職者高成功率的回報。據調查,通過網絡求職成功的比率在近一兩年提高迅速,調查結果顯示近五成的網絡求職者認為網絡求職比較容易成功。
2.2當前網絡招聘存在的問題
網絡招聘雖然發展很快,前景廣闊,但也面臨著一些問題,如安全問題、技術問題、法律制度問題、觀念障礙、隱私權的保護、基礎設施問題等。具體表現在如下幾點:
。1)信息的保密性,F在人才網站魚龍混雜、良莠不齊,一些防護措施做得不到位的網站,求職者的個人信息在網上常?梢"資源共享".而大型的知名網站在這方面就做得比較好,通常不會出現信息泄露的現象
。2)網絡招聘的可信度不高。"成交率"頗低。究其原因,主要是招聘應聘雙方都不夠誠信。由于網上招聘,用人單位與求職者不見面,彼此只能通過電子簡歷來完成首次面試,于是一些求職者就肆無忌憚地給自己"鍍金":有的只是中專文憑,卻毫無顧忌地在電子簡歷上填上"大學本科畢業";有的連四級考試都沒有通過,簡歷上卻赫然寫著"達到六級水平".
。3) 簡歷多次重復發送是網絡招聘中的一個普遍問題。最近,南寧市某科技公司一次收到數十份一模一樣的電子簡歷,而且內容拖沓冗長。負責招聘的工作人員說,有些急于求成的求職者,擔心公司看不到自己的簡歷,就在網上不停地"灌水",一次發送數十份相同的簡歷,給用人單位帶來許多不必要的麻煩。
。4)我國網絡招聘起步晚。在網絡招聘中的規范性和法律制度不夠完善,一部分人對網絡招聘方式不認識和了解,服務也有待改善。
。5)安全保障、誠信問題依然是亟需解決的問題。
2.3我國網絡招聘的發展現狀
如果說沒有那場"非典"災難,或許到現在,網絡招聘求職還最多只能說成是招聘求職方式的重要補充。正是這場突如其來的災難,讓網絡招聘求職方式已經成為了招聘求職的一大重要手段,其招聘求職規模和招聘求職成功率已直逼傳統招聘會,有的甚至超過了傳統招聘會。一兩年前還處于新興地位的網絡招聘求職方式已經名符其實地走向了招聘求職的主流地位。
如果把時間往后推幾年,國內招聘求職平臺僅僅只有全國性的幾家專業招聘求職網站,短短地三年間,全國的招聘求職網站已發展超過了1000個。而隨著招聘求職網站的越來越多,市場的競爭也會越來越激烈,在這些網站中,除了極少數的網站是政府性質的不以盈利為目,其它基本上都是盈利性質網站,網站要生存,利益是第一目的,競爭也就是難免的。
隨著網絡招聘求職的市場越來越大,不少地方網站迅速跟進,以地區化作為自己主要優勢,一方面利用本地化各類關系,吸引本地的企業前來招聘,另一方面在本地區進行大肆宣傳,吸引本地區更多的求職者前來求職。這兩點優勢都是全國性網站所不能及的。但全國性網站也不會眼睜睜地看到自己幾年來形成的市場被地方網站挖走,在保持與國內外大型企業合作的基礎上,也逐漸將第二只手伸向地方,全國性知名招聘求職網站中華英才網、51JOB等都逐步在全國幾個大的城市建立了分公司,意欲與地方性網站一拼高下。當全國性招聘求職網站大力挺進地方,顯然對地方性網站造成不小的影響,畢竟全國性網站不論是在信息量還是在平臺的先進性上都高于地方性網站,這就迫使了地方性網站不斷提高自己實力,在競爭中快速成長。
從目前網絡招聘求職網站的競爭情況來看,主要存在兩大對抗陣營,一個是橫向對抗陣營,即全國性平臺與地方性平臺的競爭,另一個則是縱向對抗陣營,即綜合性平臺與專業性平臺的競爭。從長遠而言,隨著我國企業信息化程度的日益提高和互聯網家庭用戶的迅猛增長,網絡必將成為越來越多企業、人才進行招聘和求職的最重要手段。而隨著國內勞動力的增多、國內企業的國際化及國內網絡的更加普及,網絡招聘求職的主流地位不僅不會改變的,而且只會越來越火。但網絡招聘求職也不會像有的人說的那樣將取代傳統招聘會。在國外,都是將網絡招聘與傳統的招聘方式結合,構建一整套完善、多元的人才交流體系。而對于國內的情況,兩種方式各有優勢,對傳統行業的招聘,如公交車司機、飯店侍者等服務業現場招聘可能更有效,而IT、電子等現代行業的招聘,網上招聘效果就會更好。所以在今后很長的時間內,網絡招聘求職和傳統招聘求職將并行發展,誰也不會取代誰。
第3章 系統開發工具介紹
3.1開發網站工具的分析
3.2 ASP簡介
3.2.1 ASP的內建對象
3.2.2訪問數據庫的方法
3.3 數據庫介紹
3.4網站設計開發語言
3.4.1 SQL語言
第4章 招聘就業網站的分析與設計
4.1 招聘就業網站的要求
4.2 招聘就業網站的功能模塊設計
4.2.1網站的功能描述
4.2.2 網站的功能模塊圖
4.2.3系統流程分析
4.3 數據庫的設計
4.3.1 配置數據庫連接
4.3.2概念結構設計
4.3.3網絡招聘數據庫簡介
第5章 招聘就業網站的功能實現
5.1管理員用戶管理模塊的實現
5.1.1 網站管理模塊
5.1.2網站信息設置
5.1.3 網站公告管理與法律申明管理
5.1.4 職位地區設置
5.1.5 委托招聘管理
5.2 一些關鍵技術的實現
5.2.1 分頁技術
第6章 總結
經過一個多月的設計和開發,招聘就業開發完畢。系統基本符合網站風格。后臺主要是網絡管理員登錄,進行新聞管理、企業信息管理、職位信息管理和應聘信息管理等,完全滿足了網站正常、安全的運行。前臺主要是后臺信息的管理,以及個人或企業用戶登錄發布或修改自己信息。
在整個設計過程中,出現過很多的問題,得到了老師和同學的幫助,在不斷學習的過程中我體會到:
1、作是一個不斷學習的過程,從設計初的模糊認識到最后能夠順利完成,我體會到在實踐中學習的重要性。
2、由于開始時對系統缺乏整體認識,不具備軟件開發思想,對系統的功能需求分析的要求認識不夠清楚,使得后續的工作不得不經常返回去修改數據表和個別代碼。使我體會到在設計中的每一步的重要性,如果上一個步驟不能很好的完成,在后續的設計將會付出幾倍的代價。
3、在設計過程中,遇到很多困難,我學會通過別人的代碼理解語言的含義但這并不是抄襲,然后根據自己的設計要求編寫代碼。
4、設計過程中,由于要實現某些功能,網上資源解決了我的問題
總之,通過這次設計,我深刻體會到要做好一個完整的事情,需要有系統的思維方式和方法,對待一個新的問題,要耐心、要善于運用已有的資源來充實自己。同時我也深刻的認識到,在對待一個新事物時,一定要從整體考慮,完成一步之后再作下一步,這樣對于系統而言才能更加有效。就比如說在這次的設計,我不但對ASP和ACCESS有了深刻的認識,積累了使用軟件工程的思想來開發軟件的經驗,同時最重要的是摸索出了一套考慮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這對于我以后的學習受益匪淺。
參考文獻
[1]精銳創作組編著:《ASP+網絡與數據庫整合應用》,人民郵電出版社,2001年10月第1版。
[2]建蓮科技編著:《ASP建網策略與案例-賀卡篇》,科學出版社,2002年2月第1版。
[3]梁嘉超 孫明亮 主編:《動態網頁設計教程》,冶金工業出版社,2001年8月第1版。
[4]駱耀祖 龔洵禹:《動態網頁設計教程》,中山大學出版社,2003年6月第1版。
[5]鄧文淵 陳惠貞 陳俊榮:《ASP與網頁數據庫設計》,中國鐵道出版社,2001年2月第1版
[6] 紅亮,網絡編程 [M],北京:中國書籍出版社,2000年07月
[8] 陳育松,實用網站建設技術 [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2年07月
[9] 張星,網頁開發三合一教程 [M],北京:中國宇航出版社,2001年04月
[10] 丁貴廣,ASP動態網站建站實例與技巧[M],西安: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2001年05月
[11] 鄧巖峰,DreamWeaver2004制作實例 [M],西安:人民郵電出版社,2001年09月。
[12] 王鵬,數據庫技術及其應用 [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 2000年05月
[13] 孫玉良,HTML及Web網頁制作技術 [M],大連:大連理工大學出版社,2000年04月
[14] 高志鵬,陳起,企業網站建設基礎 [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2年6月第2版
[15] 王曰芬,丁晟春,電子商務網站設計與管理 [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2002年9月
[16] 張全澤,Phtotshop5.0實用教程 [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1年04月
[17] 王潭玉,深入JavaScript編程 [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2年01月
致謝語
(如您需要查看本篇畢業設計全文,可點擊全文下載進行查看)